電台沿革
【基本資料】
淡江之聲廣播電台FM88.7,又稱為VOTK(VOICE OF TAMKANG),
為全校不分院系之大二至大四學生共同參與企劃、製作及管理之學生實習電台。
目前發聲範圍為淡江大學校本部校區外三公里之大淡水地區,
包括淡水區、八里、紅樹林、竹圍、三芝與關渡部份。
【成立經過】
民國79年大眾傳播學系與幼獅電台及教育電台合作製播節目,後來納入教學實習中心體制並更名為「廣播組」,
在大傳系第二任系主任趙雅麗老師及關尚仁老師指導下,開始進行實習電台的籌設工作,
經交通部許可成立架設假天線之「淡江之聲學術試驗實習無線電台」,
撥配頻道FM107.9,並於民國82年11月8日校慶當天正式開播。
【轉變】
民國88年,為區分學校實習電台與一般公民營電台,交通部電信總局變更廣電法規之相關規定,
淡江之聲開始申請真天線之設置並更改頻道為FM88.7,正式成為專業全能的社區電台,
並改變僅徵收文學院科系學生為全校性各科系學生之校園實習媒體。
【數位化時代】
淡江之聲以服務大淡水地區聽眾為主,
除實體電台FM88.7的播出外,同時也設立網址(votk.tku.edu.tw)提供線上收聽服務,
讓淡江之聲服務社區之精神更形廣大,收訊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。(93年)
民國92年8月起採購音訊剪輯軟體及播出系統,電台開始邁向數位化作業,
並於102年8月引進與業界同步之RCS自動排程播放系統,建立音樂資料庫並重新確認音樂政策,
期許提供更舒服的聽覺服務。105年底嘗試YouTube直播平台架設,迎向行動多元之跨平台潮流。